膜下灌溉技术
一种被称为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在中国最干旱地区之一的新疆推广应用了170多万亩,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农田采用滴灌节水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姜开鹏称,这标志着中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在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大田使用后,较常规灌溉省水50%左右,省肥20%,省农药10%,增产10-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办主任顾烈烽介绍,膜下滴灌技术产生于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垦区。这里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年降雨量只有100到20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000到2400毫米,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农业完全依赖灌溉。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加上渗漏严重,每亩平均灌溉定额达500立方米。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制约着当地农业乃至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农八师的水利工作者开始尝试在大田应用滴灌技术节水的可能性,自1996年到1998年,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不同作物进行试验,获得成功,1999年,开始以农八师为中心在全兵团大面积推广,第一年即推广3.71万亩,目前的推广面积较1999年增长了近46倍。
2002年,石河子垦区165万亩棉田有120万亩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棉花总产达390万担,平均单产达300公斤,创历史新高。农八师农业局局长姜振东告诉记者,仅膜下滴灌技术一项就使全师棉花增产了20%,平均单产提高了整整50公斤,就以每公斤籽棉3.5元的市价计算,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75元,如此,仅增产因素就为农八师增加收入近两亿元。若按一个农业职工50亩的平均承包定额,则农工平均增收达8750元。
不仅在新疆,中国西部的甘肃、陕西等省区也开始推广和应用这一节水新技术。位于中国最干旱的黄土高原上的陕西延安,2001年冬天一次安装了640座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蔬菜大棚,当地农民评价使用这种滴灌,又省水,滴水又均匀,作物增产有保证。
在中国内地推广的同时,膜下滴灌技术也受到了中亚国家的青睐。2000年,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列宁那巴德州巴巴卡罗那农庄的一片耕作层不到30公分的36公顷的棉田里实验成功,创下了节水70%、节肥30%、增产218%的记录,而在此之前,美国、以色列都在这里进行过利用滴灌技术种植棉花的实验,均告失败。2001年,塔吉克斯坦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全面引进中国膜下滴灌技术的要求。2002年,作为中国政府援助项目,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的推广面积增加到了267公顷。据了解,这一推广面积将有望继续扩大。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认为,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滴灌技术不进大田的禁区,是世界节水史上的一个创造。
莱芜塑料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www.jsggsb.com
|